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均安乐园网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乐园
x
跨学科课堂展示中,徐霞客通过AI“复活”用英语与学生分享探险故事;思政课堂上,勒流江义中学师生通过直播带货、科创产品发布会等形式展现实践教学成果......5月20日,“顺德·师说”教育讲坛(第25期)——新锐教师“破壁·成长”活动暨“和美”教联体启动仪式在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举行,青年教师以创新形式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不一样的课堂呈现。
本次活动由佛山市教师发展中心、顺德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,勒流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承办,聚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。教育部及市级教育专家,市、区教育部门领导,全市校长代表及新锐教师代表等300余人齐聚一堂,共同见证勒流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时刻。
青年教师以跨界实践诠释“破壁”内涵
活动以“破壁”为核心理念,通过教学展示呈现青年教师的多维创新实践。顺德一中外国语学校方晓钰老师设计的《与古代驴友同行:徐霞客英语冒险营》跨学科课程,以徐霞客腾冲火山考察日记为蓝本,融合地理、历史、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,借助角色扮演、小组合作等互动形式,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文化自信。
勒流江义中学郭美恩老师则带来特色思政课《行觅顺德故事,创绎敢为新章》。课程充分挖掘顺德本土红色教育基地、乡村产业基地和科技企业资源,通过历史情景剧、文创产品直播推介、科技创新发布会等实践形式,引导学生感悟“敢为人先”的顺德精神,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。现场学生通过模拟直播带货、科创产品发布会等形式,生动展示学习成果。
除此之外,青年教育工作者还展现了新时代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思路。梁季彝纪念学校校长麦景志作为青年管理者代表,以《照去,Why not!》为主题,结合自身十年跨学段、多岗位的教育实践,强调教育工作者应秉持勇毅前行的态度,通过教学反思、守正创新、协同发展实现专业成长,展现新时代教育管理者的进取姿态。
专家论道,共探教育生态新图景
在佛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舒悦博士主持的圆桌对话环节,教育部“双名计划”专家胡淑云、南海区大沥镇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谷和平、佛山市新城教育集团党委书记谢立清等专家,与青年教师代表就“教师专业成长壁垒突破”“家校社协同机制构建”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。
胡淑云教授提出“构建跨校际教师成长共同体”的创新思路,舒悦主任强调“家庭教育指导应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”,谢立清校长分享“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革命”实践经验,为青年教师成长与教联体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路径。
“和美”教联体启航,构建育人新格局
活动现场正式启动勒流江义“和美”教联体建设。根据《2025年勒流街道江义“和美”教联体工作方案》,该教联体由勒流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、江义村委会、江义中小学及幼儿园等10家单位共同组建,以“资源共融、机制共创、责任共担”为原则,着力构建“村居+学校+家庭”三维协同育人体系。
同步发起的家庭教育指导员招募计划,面向社会广泛吸纳教育专家、德育骨干、优秀家长及行业志愿者,通过专业培训和网格化服务,开展家庭教育讲座、亲子实践及个案指导,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的“大教育”生态。
此次活动向全区展示了勒流街道在教联体不一样的探索。据了解,这是全省首个村域教联体。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执行主任周峰教授曾表示勒流“和美”教联体成立有利于联动政府、村居、社团、学校、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力量,为全省在教联体建设上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路径。
勒流以“破壁精神”引领教育革新
勒流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崇曦指出,近年来街道通过“新锐青年教师计划”引进80名高学历教师,其中65%以上来自重点高校。本次活动既是青年教师“一年合格、三年优秀”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,更是构建顺德“四优”教育体系的重要实践。未来勒流将继续以破壁精神推进教育改革,打造教育创新高地。
他希望青年教师做“有根”“有料”“有光”的教育者,牢记育人初心,扎根基层,站稳三尺讲台,主动参与研修与课题,以多元评价激发学生潜能。
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袁晓明表示,勒流作为区域教育改革的先锋,在教师培养、集团化办学等领域成效显著。期待勒流深化“雁行计划”,培育更多青年教师成长范例,为全区提供可推广的“勒流经验”,共同绘就“学有优教”的顺德教育新图景。
据悉,勒流街道将持续推进青年教师“引育用留”系统工程,计划未来三年引进更多高学历的优质高校毕业生,依托教师发展中心构建“专业提升+科研赋能+成长激励”三维培养体系,深化镇域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,致力打造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“孵化器”和教育创新的“试验田”,为顺德“校校有优师”目标贡献基层智慧。
勒流正通过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,深耕教育“四好”工程,打造“四优”高质量教育体系,全面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走深走实,以教育之力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。
来源:匠心勒流
|
|